第638章 惊怒交加(1/2)

永明元年,六月末,在墨楚胤太子之位被废后,经过数日的激烈争论,这一日早朝,终于要最好确定太子人选。

朝堂上,比平日里多了不少人。

因为太后先前的那句话,今日站在下首的,除了永明帝的众多皇子之外,还有墨锦以及数位符合条件的所谓皇族血脉。

当然,众人皆知没有多少时日可活的逍遥亲王墨楚卿,却是没有在列。

“皇上,太后,臣认为,七皇子自幼……”

“皇上,太后,臣以为,二皇子如今乃是长子,俗话说活,长幼有序,臣以为……”

“皇上,太后……”

自从那日早朝上自己闹出了笑话之后,最近几日,永明帝上朝时再不敢走神,总是强令自己集中精神端坐在龙椅上。

永明帝身旁,太后凤颜隐在珠帘之后,双目微眯神色不明的听着下首一众人推举这自己所支持的皇子。

其实,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分散又显混乱的场面,还要将原因归结在墨楚卿的身上。

原本,朝中众位大臣,大体上划分为三派,太后,前太子墨楚胤,逍遥王墨楚卿。

可,谁都没有想都,墨楚卿明明林城大捷,大功一件,却偏偏重伤不愈。

而让人更加没有想到,甚至是措手不及的是,还未完全消化好墨楚卿命不久矣的消息,墨楚胤这边又作死的被废了太子之位。

接连发成的两件大事,让原本支持两方势力的众人一阵慌乱。

而,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前,偏顾疆又在早朝上提了要尽快确立太子之事。

是以,还未确定下一个要辅佐的目标人物的众人,便不得已的造成了今日各方争霸太子之位的局面。

“还有呢,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位皇子皇亲,可还有哪位大人有其他的提议?”

声音平静,听不出异常,太后在下首一众人的争论声渐停之后,开口道。

作为最早提议要确立太子人选的顾疆,始终静默站在一旁。

此刻,听闻太后的话,他不动声色的抬头朝上首看去。

果不其然,正好对上太后看过来的视线。

顾疆心中一紧,重又低垂的眼睛里,挣扎一片。

因为顾枫晟擅闯大牢一事,他不得已按着太后的示意,在早朝上提议了确立太子之事。

确立太子,本就是一个国家决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,他身为臣子,自然是责无旁贷。

可是……

浓眉微微皱了下,顾疆心里纠结一片。

可是,他能按着太后的示意提出确立太子一事,却做不到违心的,干出不忠于先帝的事情来啊。

想到昨日,太后宣自己去了永宁宫,向他暗示的太子人选,顾疆只觉憋闷的厉害。

而,也是昨日知晓了太后真正属意的人选是谁后,顾疆这才明白了太后那句“皇族血脉”究竟是什么意思。

他定国府一门,乃是辅佐先帝立下战功,打下北炎江山的开国功臣。

用个大逆不道的词来形容,说是功高盖主都不为过。

若不是敬畏先帝的睿智英明,勇武善战,他顾疆还真不可能那么甘心臣服于墨姓一族。

即便这永明帝昏庸无能,但好歹是先帝嫡子血脉。

可是现在,太后竟然……

抬眼看了看站在对面一列的男子,顾疆控制不住的皱起了眉头。

墨锦,不过就是个被赐皇姓的公主之子。

说白了,根本就是吧倒霉驸马的种,连那些正儿八经姓墨的皇族血亲都比不上,可太后却偏偏要……

“顾将军,立储一事最先是你提出,既然如此,你心中认为哪位皇子血亲可堪重任?”

眼见顾疆得了自己的暗示竟然半晌不语,太后眉眼转冷,声音沉了几分开口道。

顾疆一震,脑中飞快闪过还在大牢中的三儿子顾博中,以及擅闯大牢的顾枫晟,狠狠闭了下眼睛。

下一刻,就见,原本静站在原地的顾疆,踏步出列,朝着上首躬身开了口。

“回皇上,太后,老臣以为,陵瑞王墨锦荣德俱佳,才识渊博,睿智机敏,又是先帝儿孙,是以……”

顿了顿,顾疆感受着大殿内,随着自己的话瞬间寂静,并投向他的视线,硬着头皮,将剩余的话说完,“是以,臣以为,陵瑞王墨锦,乃太子之位俱佳人选,可堪我北炎储君之重。”

话音落下,寂静蔓延了数息,之后好似终于从惊楞中反应了过来一般,大殿内响起或高或低的议论声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