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1、远征缅国(1/2)

海狼特种部队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穿越神农架,从四川大巴山走出来,总算平安回到重庆。摧毁武汉日军军用仓库贮藏的大批毒气弹,自然受到委员长的嘉奖,戴笠设宴庆功等等,然后回基地休整。

不过,大家还没安生几天,任务又来了。这次,是随中国远征军去缅国,那儿,日本人正在猛烈攻击英国军队和缅军。其时,缅国还是英属殖民地,英军第一师和他们的战车营,在丛林里被日军包围,情况十分危急,英国请求中国军队赶紧出兵,解救他们的这支军队。

打击共同的敌人义不容辞,再者,那条唯一通向海外的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了,也是对中国极大的威胁。当时的中国政府便陆续派出一支十余万人数的军队,入缅参战。在这支远征军中,有一支特种大队,建制是一个师,对外号称青年独立旅,旅长是委员长侍从室的一位少将主任。

大约委员长因为受了海狼特种部队的启发,按他想当然的思路,既然海狼特种部队能够在敌重我寡,条件特别艰难的情况下,都可以取得了不起的成绩,一支特种大队,当然更能取得辉煌的战果。只可惜,这委员长对特种部队的特点太缺乏认识,特种部队之所以特别,就在于他的高度机动性和出其不意的攻击。离开了这两点,特种部队就成了一支作战能力稍强的军队而已,甚至可能还不如一支惯于攻坚与防守的主力师。

没有人告诉这位委员长关于特种部队的特殊性,以及使用这种部队的方法。更糟糕的是,委员长委任的那支特种大队首脑,侍从室少将主任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,嘴上功夫有一套,实际作战经验一点没有,这就给这支特种大队埋下了重大隐患。

少将主任姓陈,名字就不必说了。此人刚愎自用,仗恃与委员长的特殊关系,不把一切人看在眼中。海狼特种部队归这位陈少将领导后,他一点不重视这支部队的丰富作战经验,也没将他们放在眼内。若不是考虑到海狼特种部队的队员,最低的官衔也是中尉,他完全可能将海狼特种部队当着一支普通连队。

不过,这家伙还是有点忌惮海狼特种部队。因为他的副大队长就是施承志,施承志是上校,级别仅差他一点点。而且,还有那个冷美人黄娜上校,海狼特种部队所有的兄弟都听她的,没有她的命令,谁也别想指挥得动这支部队任何人。黄娜的威信,甚至超过施承志。

陈少将心胸狭窄,不容他人威信超过自己。他一点不明白,战场上树立的威信,绝对不是靠谁的官大就能够建立起来的,是靠作战英勇,指挥得当。倘一个庸夫,他有再大的官衔,如果因他的愚蠢指挥而叫兄弟们白白送命,这样的庸官能够树立威信,那才真的是撞到鬼了!

只是,这支特种大队恐怕硬是撞到鬼了。那个陈少将楞是觉得,他的权威受到损害,心中恨得牙痒,不考虑如何在丛林作战,却时不时挑拨施承志一下,让他来压压黄娜。令他气恼的是,施承志这个家伙居然熟视无睹,才不去压黄娜,反而与她的关系异常的密切。

有人给陈少将打小报告,说施承志与那个黄娜上校的哥哥,原海狼特种部队的队长是结拜兄弟,他视黄娜上校比亲妹妹还亲,他是不可能与黄娜离心离德的。还有,这黄娜上校的背景极其复杂,与好几位高级将领有特殊关系,比如十八军的军长刘云翰,川军的刘明辉,云南王龙云,甚至孔令俊孔二小姐等等。陈少将才不敢轻易去招惹黄娜。

中国军队抗战艰难,除了武器装备差,还有一条重要的因素,就是内部勾心斗角,心怀鬼胎,权谋私利。这陈少将便是典型。

特种大队进入缅国后,配合其他军队,迎头痛击了日军,一举解除了英军第一师之围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