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、张网捕蝉(1/2)

鉴于日军七一一特种部队来到了江北岸第18师团的情况,黄晨与施承志考虑,应该等上一段时间,再去偷袭。黄晨并不畏惧吉原,与他遭遇过一次,当时大家都不明情况,没有动手,所以相互间的真实底细都不清楚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双方的武器装备几乎一模一样,所以,日军的这支特种部队战斗力不会弱到哪去。

偷袭战术的要点,就是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打了就走,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就要结束战斗,迅速撤出战场。如果一旦被缠上不能脱身,就会立即身陷重围,在重兵的包围中付出惨重的代价,这是偷袭战术的大忌。

黄晨命令海狼特种部队,隐蔽在刘明辉军部休息,平时绝对不许外出,严禁与军部的任何人员接触。这其实是施承志的意思,他是老军统,深知敌中有我,我中有敌,难说刘明辉军部或者周边的部队就没有日本特工。白天,海狼特种部队藏身在芦苇丛休息,到了夜晚才来到刘明辉军部,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暴露的概率。还是做到万无一失的好。

只可惜,黄晨他们还是百密一疏,放跑了那名日本兵,让他回去向吉原大佐报告了海狼特种部队的行踪。

不过,好在黄晨他们决定暂缓偷袭,每天派出兄弟在江边日夜监视,侦察日军七一一特种部队何时离开。离开了,他们才迅速发起突袭。

然而,事情总是千变万化,令人难以预测。那位坐镇在几千里外的戴笠,从重庆连续发来电报,要黄晨他们尽快解决第18师团指挥部的事,并特意强调,完事后,委员长要调派他们去北线战场,那边急需海狼特种部队去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。

施承志回电,详述了当下的情况。戴笠却指示,这样更好,将吉原大佐的七一一部队一块消灭。不知这个军统特务头子是怎样想的,吉原大佐的七一一部队,也是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,连七一一与18师团的指挥一锅端,谈何容易。可架不住这位戴笠的高压,施承志只好与黄晨商量,看这事怎么办才好?

等了几日,没见吉原的部队离开,黄晨也有些心烦。他并不畏惧吉原,甚至也有戴笠一样的想法,连吉原一块消灭。但黄娜却坚决反对,她认为既然吉原的部队呆在18师团不走,他们必是有所目的。更何况,偷袭中若与一只强悍部队交战,胜算低得可怜,尤其对方肯定也是支具有高度警惕性的部队,这样的偷袭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。

问题是戴笠那边的催促也不好应付,特别是施承志简直都要崩溃了——他知道违背戴笠的命令后果,也明白强行去偷袭的风险。综合考虑,黄晨还是决定冒险出击,但得挑一个日军认为最不可能的时间去偷袭——这是黄晨借鉴曾经在海岛上的一次演习经验,就是那次蘑菇礁石偷袭演习。那次蘑菇礁石偷袭演习,是妹妹黄娜的经典杰作,给黄晨留下很深记忆。

见黄晨已经下定决心,施承志又那样如热锅上的蚂蚁,黄娜没有再反对。好在这几天,天色阴沉,浓云厚积,她估计一两日之内肯定有场大雨,就建议等雨夜之时,实施偷袭行动。黄娜的建议黄晨自然同意,施承志也没意见,剩下的就是需要黄娜拿出一整套偷袭方案。

真的是万幸,倘若在一两天内没有那场大雨,黄晨他们又贸然渡江袭击18师团指挥部,恐怕他们还没上岸,就成了吉原大佐特种部队的活靶子。

吉原大佐偷袭与反偷袭的意识与战术,非同一般,当他掌握了海狼特种部队就在附近一带出没的情报后,立刻就判断出,黄晨他们一定是要偷袭18师团指挥部。吉原大佐的七一一部队,人员近百数,他将部队一分为二,日夜轮流埋伏在北岸,等候黄晨他们自投罗网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