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、重返故里(1/2)

黄晨兄妹踏上那座著名的奈何桥,走至桥中央,还听孟婆与陆判在呼再见,忍不住止步回头,却哪还能看见他们的身影,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田野和黑夜里稀疏点缀的农家灯火。

孟婆与陆判不见了,脚下的奈何桥也不见了,黄晨兄妹此刻正置身于丰都城那条热闹大街的街口。更令人糊涂的是,他俩在冥界转了这一大圈,耽搁了许久,可现在又发现,似乎才一眨眼的功夫——不是吗?去冥界之前,那位买烤白薯的客人伸手去接,在冥界转了一圈回来,他方才接到手中,还鼓着嘴吹那烫手的白薯哩。

刚才发生的事,是梦是幻,非虚非实,黄晨兄妹也弄不太明白。黄晨对这样的事历经数次,早已见怪不怪,才不去为它伤脑筋。可黄娜却不一样,地狱里走了一遭,不再新鲜,管它是真还是假,她不感兴趣,唯独对孟婆在附她耳边说的句悄悄话牢记在心。想到这句话,黄娜就耳赤脸热心跳,一只手就不觉去扼另一只手的腕处,一下触觉腕上有只硬硬玩意。

低头瞅,分明就是孟婆送的那只手镯。手镯好像是乌金锻打的,瞧上去不显眼,上边雕刻着一只凤凰,跟哥哥那只荷包上绣的一模一样。黄娜手抚着它,心里涌出一种少女的羞涩与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。那位孟婆或者七婆,对她说了句什么,没有谁知道,只有她自己才晓得。

黄晨兄妹回到轮船,各自睡觉不提。第二天一早,轮船启航,继续往宜城目的地驶去。经过涪陵、重庆等一些城镇,概不停留。船走了一天,到傍晚时分,来到黄晨的家乡地坑镇。

还没到地坑镇时,黄娜就嚷着要去程家村,那儿是父亲和大妈的旧居,也是哥哥黄晨的故里,她得去瞧瞧。黄娜很聪明,她清楚哥哥比她更想回去,她嚷着去其实多半是为了黄晨。黄晨当然想回去看看,离开自己出生的老宅已经十多年了,那儿是他的根,有他童年许多美好的记忆。

黄晨渴望回到老家看一看,但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,如果老家房屋尚存,他就准备找人修葺一下,让豆豆姐母子安顿住下。豆豆姐母子在轮船上,虽有大家照顾,总是不很方便。特别是她带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幼儿,随船漂泊,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,就麻烦了。

豆豆姐暂时留在程家村,请村子里的亲戚帮忙照看,钱有的是,她们母子生活不用发愁。等哪天找到那位赵湘雄,告诉他,他也容易同豆豆姐团聚。他将这想法说过黄娜听,黄娜也点头称行,就是先去看看老家的房子再说。

轮船停在地坑镇码头。黄娜判断,这地方非常安全,就算那支阴魂不散的日本军队,也是不可能猜测到他们会在这儿作停留。就跟大家商量,分批上岸,去镇上走走,个多月了,大家都没有好好在岸上呆一呆。当然,船上还是得留人守卫,不可麻痹大意。

黄晨兄妹与豆豆姐和她的孩子,一行四人上了岸,沿下河街拾阶而上,来到地坑镇。地坑镇虽是大镇,但远离城市,又在四川腹地,战争对这儿没有一点影响,这里的老百姓已经平静生活了十多年。街上王铁匠铺叮噹敲响,火星四溅;李弹花匠弹弓“嗡嗡”震鸣,棉絮飞舞;苟烧腊的木墩上,那把飞快的菜刀夸张地“咚咚”剁响……一切都那么亲切。

瞧着眼前的景象,黄晨既陌生又熟悉,不禁胸中激荡,心海卷涛。黄娜理解哥哥的心情,挽住他的手臂,问这问那,好让黄晨一吐心中之快。豆豆姐也是女人,女人心细,她早看出这兄妹二人的感情不是一般,瞧他们亲密无间,俨然情侣一般,替他们高兴,亦替他们的兄妹关系惋惜。

程家村离镇子不远,几里路而已,一会功夫就到了。

来到江边竹林间的那栋小院,还隔一段距离,就听见院子内鸡鸣鹅叫,很是安详平和,仿佛此刻程竹娟就在院里忙碌似的。房屋没有预想的那样糟糕,反而瓦全墙整,窗开门敞,院坝更是干干净净,就如同长年有人住的模样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