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4、守望大海(1/2)

邮轮按既定航线,经台湾,去日本,在大海上航行了一月有余,这天终于抵达曼谷海港。

查斯里昂不愧是黄梦梁的好兄长,重情重义,虽然身为红衣主教,却没有半点主教大人的架子。他在邮轮上处处关照程竹娟母子不说,还替她考虑到在曼谷寻黄梦梁,先找地方安置她俩母子,甚至不惜动用权力,将那十多名被拐卖的儿童留在曼谷教堂,让程竹娟去照顾,以分散其忧伤,可谓无微不至。

查斯里昂在曼谷替竹娟母子安置的地方,就在黄梦梁的义姐素娥家里。还在船上,他就告诉了程竹娟,黄梦梁在曼谷有一位义姐素娥,到了曼谷,弟妹可以住她家,一来有素娥陪伴,二来在她家打听黄梦梁的消息也方便。

身在异国他乡,人生地不熟,语言又不通,程竹娟自然听从查斯里昂的安排。

到了素娥家,素娥得知这母子俩竟是梦梁兄弟的妻儿——她早就听说过程竹娟,一把拥抱着她母子俩,不禁放声痛哭起来。素娥痛哭,是她真的想念那亲弟弟一般的黄梦梁,更是在为自己让他上了那太子号游轮出海散心,结果消失在茫茫大海,数年不见踪影,而心存内疚悔恨——其实,这哪关素娥啥事嘛!

两位女人虽不通语言,却用身体行为告诉了对方,她们是至亲一家人。尤其程竹娟,她从对方的神态表情强烈感受到,这位素娥姐跟查斯里昂一样,对待她是极为真诚的。那位叫考松的姐夫,虽不多语,表露出的神态亦是热情欢迎。

黄晨来到素娥姑姑家,一点都不拘束,才一会功夫,就与素娥的儿子阿萌玩在一块。阿萌比黄晨大两三岁,竟然也跟上海那余豆豆一样,同黄晨十分合得来——估计,阿萌也是平时少与同龄人一块玩耍之故。今日,家中忽然多了个玩伴,阿萌好不高兴快活。

小孩子不像大人,语言不通,就用手比划,甚至直接就拿实物说事。那黄晨聪明伶俐,记忆又好,不出半天时间,黄晨就可以用泰语称呼素娥一家人的姓名。再过几日,黄晨居然就可以充当他妈妈的半个翻译了。

来到曼谷第二日,程竹娟就领着儿子,同素娥姐去了曼谷海港。当初,黄梦梁就是从这登上太子号游轮,一去数年未归。站在海港平台上,程竹娟面对浩瀚的大海,久久凝望,任由海风撩乱她的黑发……

其实,素娥也经常来这海港守望,常常是望着大海,不见梦梁兄弟归来,禁不住泪流满面。但程竹娟伫立海边,虽然脸色也悲戚,却并无素娥那般痛苦不堪的程度。这不是程竹娟比素娥坚强多少,只因她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个信念,她天天来此守望,黄梦梁总会有一天,从那大海上乘船而归。她相信傅礼的神奇预言,更相信丈夫不会舍她不归!

亏得查斯里昂的从长计议,他将那十多名被拐卖儿童带到曼谷教堂,暂时托管,让程竹娟每天都有事可做,日子就好打发。黄晨更是快乐,每天都有十多位小朋友一块玩耍,简直乐不思蜀。那阿萌也比过泰年宋干节还兴奋,自从来了个黄晨,他再不孤单,白天一起去教堂玩,晚上与黄晨同眠,几乎形影不离。

好在,查斯里昂的工作就是巡视各地教堂,属于最为自由的职务。他用电报向教皇禀告了邮轮人口拐卖大案,述说自己要在曼谷关照那些孩童,恐怕要在曼谷多呆一段时间——这显然是公私兼顾的最好理由。教皇当然是慈悲为怀,欣然同意他滞留到那艘邮轮返回。

正如邮轮上那船长的担心,一趟往返不知要耗多少时间。事实上,邮轮从曼谷离开去了加尔各答,又因故去英国伦敦,数月未返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