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1、木笛蛇舞(1/2)

黄晨首次见到大海,被大海的辽阔宽广景致所吸引。天空上数十只白色的海鸥,绕着邮轮盘旋,海水里许多鱼儿,被浪花激荡,纷纷跃进出水面——实是那海鸥,将邮轮当作了它们的餐桌,去啄食那傻乎乎跳出水面的鱼儿。

母子俩在船头呆了一阵,竹娟感到有些寒冷,就带着余兴未尽的黄晨回到船舱。这个时候,已经是农历腊月,再过不久,新年将至。想到自己与儿子可能要在这邮轮上度过春节,心中难免思绪万千。

说起来,大海的景致不错,但再美丽的景色看久了也有厌倦的时候。特别是好动的黄晨,在船上呆了一天,就对大海索然无味了。其实也是,大海初看,的确浩瀚广大,震撼人心,但兴奋劲一过,眼中望出去除了天空海水,还是海水天空,岂能不让人厌倦。

好在,竹娟他们住的是上等舱,船上有许多美食、娱乐、交际可以用来打发日子。

邮轮上的食物可用丰盛二字来形容。早餐是自助,数不清的糕点饮料,还有牛奶咖啡,令人眼花缭乱。别说吃了,看都能将人看饱。尤其是晚宴,在豪华的大厅,身着燕尾礼服的服务生,拿着精致的菜单,彬彬有礼地请客人自点,绝对是五星级的服务。

竹娟与黄晨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,诸如酒杯、餐巾、刀叉,使用起来笨拙难看。还算没出丑到家,在上海时,他母子俩跟余老板去了几次西餐馆,不然,真的要闹大笑话。但是,就算这母子俩闹笑话,也没人敢小觑他们。因为,除了服务生服务外,还有一位红衣主教在身边耐心指点。

红衣主教何等高贵的身份,就是英国女王见到他,也要敬他三分,他都甘愿为这母子悉心服务,尔等比女王还尊贵?有何资格嘲笑。实不知这母子是何方神圣。

查斯里昂对竹娟说:“弟妹,你白天没事,可以去与船上的客人交谈,船上有几位客人是中国人,大家聊聊天,也就没有那么多寂寞。”

查斯里昂说的交谈就是所谓的交际,当然是那种最传统的交际。但交际对竹娟来说,太陌生,她一位乡野出来的村妇哪有那样的本事,实在也不愿意去尝试。

事实上,邮轮上除了传统的交际,大都是另一种不可言说的暧昧交际。这种交际常在邮轮舞厅酒会上发生,有钱的绅士西装革履,贵妇名媛纱少肤多,彼此相视一顾,眼神交流,俱是挑逗之意。如果暧昧一旦勾通,就可以相继溜到谁谁房间,来一番被窝内的“坦诚”,享一回鱼水欢乐。尔后,一拍两散,重新再去交际。

在邮轮上,当然还有其他娱乐可以打发时光。比如赌博、台球、音乐演奏等等。倒是那音乐演奏留住了竹娟。一位小提琴手,站在人群中央,拉出一首时而高吭,时而低缓的曲子,竹娟听了,被那美妙的音符深深吸引,竟拨动了她内心的思念之弦,不禁黯然泪下……

竹娟在倾听那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旋律,她的儿子黄晨却偷偷溜了出去,在邮轮上四处逛荡。小孩子喜欢花花绿绿的新奇事物,对音乐不感兴趣,台上就一个人呆在那,没完没了的锯一只奇形怪状的木匣子,听一阵就厌了。

这邮轮共有五层船舱,顶上两层是上等舱与二等舱,非里面的乘客严禁入内。下面三层、四层是三等舱与四等舱,设施还算不错,入住的大约是中产阶层的客人。在甲板下的大统舱,才是一般老百姓,里面乱哄哄,闹麻麻,沙丁鱼似的挤在一起。

邮轮实际上就是一个微观社会,按金钱划分,划出了人间高低贵贱,欢乐忧愁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