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、蟹黄膏肥(1/2)

早上,竹娟坚辞不收林老板那封大洋谢礼,只取了自己应得的货款,带着儿子黄晨回到船上。也没对郑老大说林老板家闹狐狸的事,毕竟这事于林家女儿茹淇身子清白有关,说了会让林家蒙羞。

船过扬州,长江这一带的水域不但宽广,两岸还有众多的湖泊河汊,且地势平坦,水肥田沃,不愧为富庶江南鱼米乡。时值农历九月下旬,晚熟的稻谷一片金黄,江里渔夫摇舟往来,捕捞鱼虾,岸上农人忙碌,收获辛勤成果,一派丰收喜悦景象。

到了这儿,长江的水流非常和缓,船在江上航行主要靠的风帆。故此,郑老大的船速就明显慢了下来,行了一天,才走了百多里水路。不过,上海终究不远了,再走一日,就能到达货主指定的港口码头,交割运送的货物。

黄昏时分,木船停在一处名叫老井酒的小镇。这小镇盛产黄酒,又以老井牌黄酒最为有名。黄酒是一种用稻谷酿造的粮食酒,度数度,色泽微黄,酒味醇厚、柔和、鲜爽,是一种极佳的待客上品。倘若用黄酒佐那大闸蟹,那更是一道绝妙美味,令人乐陶陶,意融融。

老井黄酒出名,得宜一个有趣的传说。在小镇南边有一口水井,水井以前是在一位孤老太婆家的院坝内,属老太婆家的财产。有一年夏天,一位过路的老头经过她家门口,口渴了,就向老太婆讨水喝。老太婆就从那口井里,提上一桶凉水,交给过路的老头,让他随便喝。

那老头好像特别渴,脑袋按进水桶,“咕嘟”将那桶凉水喝个罄尽。喝完了,那老头十分感激老太婆,就对她说,他其实是天上的神仙,为了报答老太婆的那桶凉水,可以满足她一个愿望。老太婆听了好高兴,就问那老神仙,可不可以将这口井里的凉水变成酒,能变成酒的话,她这个孤老太婆的余生就有着落了。神仙说没问题,用他的手指一点那口水井,井水立刻就变成了香喷喷的黄酒,而且还源源不断。

从此,老太婆守着这口井卖酒,衣食无忧,生活有了依靠。过了一年,那老神仙又经过这儿,看见老太婆日子过得滋润,心里也欣慰。随口又问了句老太婆,说她怎么样,还有啥困难没有?老神仙的意思是,他为老太婆做了件好事,自己有些踌躇得意,随口问问而已。

哪知,老太婆却当了真,埋怨说这井好倒是好,能每天出酒,就是出酒怎么会没有酒糟?没有酒糟,家里喂的两口猪还得去别人家买,实在不方便。

老神仙听了,摇摇头,感到极是失望,帮了她还遭她埋怨。于是口占一首诗:人苦不知足,得陇又望蜀;井水当酒卖,还嫌猪无糟!说罢,丢下那贪心的老太婆调头便走。他一走,那口水井即刻恢复原状,再无美酒涌出了。

不过,那口水井虽然不再冒酒,可它的水质却是上佳,用这井里的水来酿酒,那酒依然不失为上等好酒。所以,这老井酒也因此得名,传扬四方。

郑老大的船停泊老井酒镇,也是慕其名,想尝尝这儿的黄酒。常年在水上跑的人,容易受湿提关节炎,故喝酒除湿,是江上船老大和船工的一大特点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