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5、桨声灯影(1/2)

黄晨瞧见满街的“人”都用一种怪怪的目光盯看自己,像是看一种从未见到过的怪物一样,脸上还露出错愕、诧异、冷笑掺杂的诡谲表情,倒让这初生牛犊难得地心生出一些胆怯来。

竹娟没瞧见街上的“人”,当然也就瞧不到他们那副奇怪的神情。但她此时心里,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。听黄晨说要离开这儿,她马上拉着儿子迅速走出这条街。幸好,那些“人”并未追上来。

出了这条街,就到了秦淮河边。这儿人虽不多,但比起刚才来,人气旺盛了许多。竹娟的心里也就安稳下来。这地方好像是个码头,秦淮河就在脚下。这秦淮河似乎有些狭窄,二十来丈宽,跟一条河沟差不了多少。其实,这是秦淮内河,从这里出去不远,河面就会宽阔许多。

直到这时,竹娟才感到人真的有些疲倦了。她想,这地方隔长江边的码头还有多远?来的时候,她们是坐的人力车,而且一段段的路坐,不觉得。现在要回去,向人一打听,方知这儿到长江码头的路远得很,要走回去,似他们现在这般疲惫,儿子又小,还买了好多了物品,只怕会捱到天亮。

关键是现在时辰已晚,四处找不到人力车。竹娟正犯愁,一抬头,看见秦淮河上有许多木船。一些木船豪华奢靡,即楼船画舫,船上灯火辉煌,在河面缓缓游弋,远远便闻其笙歌弦乐,饮酒猜拳之噪。船过,更在那波光粼粼的河上,留下摇曳的灯影同那“吚呀”的桨声。

其时的秦淮河,跟历史上的秦淮河,没有多大区别。一到夜晚,十里秦淮河上,张灯结彩的楼船来往如梭。楼船皆是歌伎商女的舞台,单等富商巨贾,权贵要人,登船作乐,一掷千金。

当然,除了富丽堂皇的楼船,也有舢板小舟。这些小船也做生意,做那些穷酸读书人的生意。坐小船游秦淮河,肯定没有坐楼船那般风光,不过,三五几个朋友在船上饮酒吟诗,另有一番味道。

看见岸边停靠着一些小船,竹娟寻思,何不去问问船老板,坐他们的船去长江码头行不行,哪怕多给点钱也行。

寻了位看起来比较和善的老艄公,瞅他年纪大,面目也慈实。

竹娟问他:“老人家,我想让你捎我们去长江码头,你看行不行?”

“行呀!怎么不行。就是这路远得点,我走个来回怕要熬到天亮哟!”

“那就麻烦老人家了——你看我该付你好多船钱?”

“瞧你这年轻娘子还拖个小孩,是外地来的吧——不多收你的船钱,一百文公道价,啊行?船上的茶水花生葵瓜子,不收钱,随便吃。”

一百文铜钱,于竹娟真是太便宜了。竹娟连忙答应要得要得,就带着黄晨上了这老艄公的小船。上得小船,自己去那茶壶倒了两杯茶水,递与儿子一杯,“咕噜”喝了,竹娟这才松了口大气。

老艄公样子和善,嘴巴却有些饶舌。自竹娟母子登上船,他不紧不慢摇着船桨,嘴里就不停息地啰嗦,给竹娟黄晨讲这秦淮河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,俨然一位负责任的导游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