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2、辟水凝珠(1/2)

听那老者一番解说,竹娟方才明白,敢情半夜来到船上的三位,竟是长江中的三条蛟龙。且那老者还说,他家住在鄱阳湖,千里迢迢跑来,是为了向她求情,饶恕他的儿子。

不过,竹娟人虽然善良,可她想到白天长江中那些枉死的船工,心中也是愤慨。就忿忿不平地说:“你这位老人家,你心痛的儿子,难道死去那些船工的父母不心痛他们的儿子?为了一只破篾篓,你儿子追了我们好几百里地——我们娘母子没有招惹他呀!”

竹娟怒斥这三位,一时忘记它们是三条蛟龙,要是它们恼羞成怒,忽然翻脸,加害于她母子,可就麻烦大了。然而,正是竹娟的一腔凛然正义,威慑了这三条蛟龙。在竹娟的怒斥下,那老者端的是羞愧难当,一个劲的向竹娟赔不是。

其实,就算竹娟没有那腔正义,这三条蛟龙也不敢加害竹娟母子俩。或许那两年轻人不知道,但老者心里却非常清楚。眼前的竹娟的确是位普通凡人,可她的儿子却不普通。

老者一瞅熟睡的黄晨,就知晓了他的来历非同一般。这小儿身上有种异样的气息,他胸前挂的长命铜锁显然不是凡间之物,还有他贴胸的那只荷包,亦是弥散着一股逼人的杀气,极似江湖中那侠士剑客的物品。此子虽然年幼,可他身后一定有着亦人亦仙的佛道庇护。自己儿子真是瞎了眼,怎么就去招惹这不该招惹之人。

“大姐,我知道是我儿子做错了!为了弥补错失,您看这样的可好——那些枉死的船工我会把他们收留在我的宫里,等机会就让他们重新投胎,寻个好人家。他们的家眷我也会依次去赔偿,保证让他们这一生不会再遭穷困。”

老者向竹娟赔罪后,又道出弥补错失的办法。竹娟听了,心想人死不能复生,也只能如此了。就问老者:“你要我怎么才算宽恕了你的儿子?”

听竹娟口气是愿意原谅了,老者显得十分高兴,就说:“谢谢大姐了!您叫醒您的儿子,请他把我儿那孽畜头上的那根簪子拔出来即可。等我带它回去,还有我这侄儿,再一并严厉管教!”

竹娟终于还是心软了,就轻轻把黄晨叫醒。黄晨醒来,见到舱里多了三个人,不惧怕,也不诧异,问竹娟::“妈妈,他们是谁?半夜跑来吵人不睡觉。”

竹娟不想让儿子来参预这大人之间的事,就对黄晨说:“晨晨,别管他们是谁,你帮那位黑脸哥哥头上的簪子拔下来,拔下来就去睡觉,没你的事。”

黄晨被叫醒,也有些懵懂,听妈妈说拔了簪子就睡觉,口中“哎”一声答应。那黑脸年轻人急忙走到黄晨面前,单膝跪下,让黄晨去取它头顶的簪子。这年轻人的脑袋上长有两只茸角,那蛇形簪子恰好插在它两角之间的囟门,仅露出一截头来。

黄晨小手捉住簪子头,轻轻一拔,便拔了出来。他把簪子交给竹娟,说:“这哥哥好怪,头上还长犄角,跟竹惠娘娘家喂的那只小牛一样。”

这时,那老者对竹娟叠声道谢,还说能不能把那只篾篓也送给它,它要抽出篾篓里那根金竹来缚孽畜,防它们再次偷偷跑出去闯祸。管教这二位是件好事,竹娟便点头答应。

可黄晨不干了,生气说:“那篾篓是我捞鱼的,你这老爷爷把它拆了,我就不能捞鱼给妈妈吃,我不干!”

老者赔笑道:“小少爷好有孝心!这样好不好,我拿一颗珠子与你换——这珠子可是件好宝贝,你衔在嘴里下水捉鱼,比用篾篓还方便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