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6、杀身大祸(1/2)

第二天一早,木船离开无名小镇,驶往江心,搭上中流,往下水安庆而去。

捎上那位年轻人,郑老大还是有些警觉。毕竟郑老大长年在江上跑,见多识广,明白嗜赌之人多半不是良人。无奈竹娟答应捎人家一段路,他也不好说什么,以竹娟此时的身份,她说什么郑老大都得照办。

好在安庆不远,只需二日的路程就到。再者,这年轻人身子单薄,就算他真要想作歹,那也对付不了一船的伙计。一路观察这年轻人,郑老大也没瞧出他有啥歹毒心肠,遂就放下提防之心。

这年轻人身无半文,一路吃用,看在竹娟的份上,郑老大都免了。那年轻人好不感激涕零,说了不少感谢的好话。

到了晚上,船依旧行到一个名叫天理的小镇,泊下。天理小镇跟无名小镇一样,也是个不到千人的小码头。在这儿,好像没有青帮的势力,不然,又会有人来船上谒拜送礼,令竹娟不胜其烦。

一夜无事。翌日早上,木船准备启航。今日向晚,就可到达安庆,把这年轻人捎到他的亲戚家。

船刚启锚,码头来了位药材收购商人。这商人收购的药材全是蛇类,而且是活蛇,用密眼篾篓装了两大篓。药商对郑老大说,他是安庆仲景药房的管事,在天理镇收购了些药材,愿意付一百铜板,捎他回安庆。

货船捎人,本是极平常的事。捎人带货,于人于已皆是好事。可郑老大瞧他带的所谓“药材”全是毒蛇,就不想答应,怕路上毒蛇跑出来了,会伤到人的。药商连忙拍胸口保证,说这些蛇绝对跑不出来,,他们在这一带收购蛇已经好多了年了,装载蛇的篾篓是经过特别处理了的,蛇根本跑不出来,万无一失。

郑老大还在犹豫,黄晨见了,却在一边说:“郑伯伯,捎他走嘛,我不怕蛇,蛇跑出来了我帮你捉。”

竹娟这人心地一惯善良,见不得人央求说好话,也帮那商人说话:“你这位老板,得把蛇关好哟,莫要跑出来了咬到人——郑大哥,他篾篓盖子关好了的,放在后舱隔板下面的舱里,就是跑一条两条出来也没事,就让他走嘛。”

竹娟住的后舱隔板下,还有一个暗舱,暗舱底深壁陡,关蛇的篾笆篓放在里面,的确万无一失。郑老大这才同意捎带药商。

船走了一天,离安庆仅十来里路了,郑老大就把船停在一个较为偏僻的水码头。还是那个理由,不让竹娟去受青帮的打扰。这样一来,药商就有点麻烦,这儿离安庆十多里地,又是小码头,夜晚找不到挑夫,他携带两篓“药材”赶路得走好几个时辰。

无奈,这药商只好再在船上过一夜,等明天过安庆时,停靠一下,再下船。

那年轻人却没事,他说他家亲戚就在附近不远,自己也无随身行礼,就在这儿下船告辞了。竹娟心好,担心他穷困潦倒,叫住他,悄悄塞给他了几块大洋,嘱咐说以后千万别再赌博了,找个小生意做,好好过自己的日子。

年轻人接过大洋,跪下磕了几个响头,说了一些“今生若不能相报,来生变猪变狗也要报答大恩大德”之类的套话,方才离船。他离船时,似乎无意扫了一眼竹娟住的后舱。适才,这大姐给他的大洋,就是她从后舱内取来的。此时,这年轻人眼里隐隐掠过一瞥异样的目光,但在黑夜中,谁也没有察觉。

半夜三更,郑老大船上的人正在熟睡中,岸上的黑幕里钻出七八个人来。来人一身夜行黑衣,手握钢刀,布巾掩脸,显见是一伙剪径打劫的强盗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