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0、误上贼船(1/2)

黄梦梁在小黑的带领下,来到长江边。他猜测竹娟和儿子去了江对岸,要到黑岩山找自己。这猜测对了一半,另一半却错了。就是这一错,竹娟带着儿子黄晨踏上了万里寻夫之路,走进飘泊风险之中——

那一日,竹娟带着儿子黄晨,被可恶的族长拦住,不准上船。其实,这根本没有难倒竹娟。要知,竹娟身上带有几十块大洋,还有好几锭金元宝,随便花点钱就可以找船过江的。本来,竹娟除了抱着儿子黄晨,还带上了小黑。小黑是她从小喂大,早已成了家庭一员。

那天,竹娟花了一块大洋,很快找到一条船同意搭她母子俩过江。然而,战争看看就要打起来了,抢着过江逃难的人实在太多,船老板就是不肯让小黑也上船。船老板这样做也有道理,毕竟人的性命是第一,他若是同意让一条黑狗上船,而拒绝另一位人过江,恐怕他良心上也过不去。就这样,竹娟才与她的小黑分开。

竹娟带着儿子过了江,就向人打听黑岩山在哪。以前听黄梦梁说过,黑岩山只隔家几百里,这次躲避战乱,竹娟想何不趁此去找她的丈夫。黄梦梁离家已经三年没回来,他是不是出了啥事?

在地坑镇江对岸的无名小镇,竹娟向多人打听,也没问到黑岩山在哪,都说从未听说过有这地名。其实,三年前,黄梦梁也在这打听过黑岩山,跟竹娟一样都是一问三不知,后来碰巧问到一位卖烧饼的老头,才问到路径。可惜的是,竹娟却没问到那老头,自然无从知晓黑岩山的去处。

竹娟一下茫然不知所措,在这江对岸,自己无亲无靠,人生地不熟,拖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该何去何从?

竹娟带着儿子黄晨,不死心,在江边逢人就打听问。这小镇虽说与地坑镇隔条江,但也挨近战场,仗打起来也难保不殃及到这儿。所以,南岸靠江一带的许多人也在找地方避难。一些有钱人,索性干脆雇船往下流重庆方向去躲,故江边人多船也多。

在江边,竹娟无意中问到一家去重庆逃难的人家。那家男主人说,在快到三峡的地方,有个名叫黑什么山,记不太清楚了,好像就叫黑岩山。

竹娟听说后如同绝望中捞到一根稻草,当即决定,随那家人一块乘船,顺江而下,去三峡那的黑岩山。众所周知,三峡那叫黑什么山的地方,肯定不是黄梦梁去的黑岩山,那方向可说背道而驰,只与黄梦梁去的黑岩山越走越远。

然而,命运却使她母子俩注定要历经磨难危险,飘泊到不可未知的远方。

随那一家人登上一艘木船,竹娟讯问船老板,三峡附近是不是有个叫黑岩山的地方,若有愿付一块大洋作为船资饭钱,载她们去。一块大洋,那是极高的价钱了,别说搭载她们母子俩,就是再加三个五个人,那船钱也绰绰有余。

那船老板听说竹娟付一块大洋,顿时满脸堆笑,连声说:“有有,你问我算是问对了人。那儿是小地方,小码头,不出名,就在进三峡的口子边,不是长年跑长江的船老大,硬还不知道有黑岩山这么个地方。”

“就是就是,那地方有座黑石头山,山下有个小镇,我跟船老大还去那吃过一次酒。”他身边的两个船工伙计也随声附和,说得煞有介事的。

船老板四十来岁,胳膊粗壮,身子结实,大约长年累月日晒雨淋,面目显得黧黑沧桑,但那黧黑沧桑中却又隐约透着一股邪气。似船老板面目中隐含的邪气,老江湖一眼就能瞧出端倪,而且,他刚才说的话更有明显破绽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