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追根求源(1/2)

之所以墨瑜被西山村人口中的称为墨丰家另外一宝,那也是因为墨瑜是西山村的孩子们的榜样。

说榜样,那就有比较。

有比较,就有胜负结果。

墨瑜出生,三朝之日,摆酒席七桌,奢侈!

其实这个是墨丰夫妇的功劳,和墨瑜不相干。

然而墨瑜三个月大就开口会喊“爸爸、妈妈”……

这个与墨瑜相干?

关系不大!

乡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,知道这个是一个人的天赋,实际上是不能拿来比的。

因为这是比不了,只能羡慕!

可是墨瑜一岁时,不仅会加减乘除,还会唐诗宋词……

这个可不是空穴来风,是有人亲眼所见,亲耳所听的。

虽然大家都称呼墨瑜小神童,正如当初称呼墨丰厂长一样,乡村里父老乡亲们觉得这个可以比!

然,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。

首先他们会被墨瑜身高震惊一把。

现在时间也到了阳历1988年年初,阴历1987年年底,快过年了时候,大家摸了一摸家底,不约而同地来到墨瑜家。

一见面,看到墨瑜,目瞪口呆起来。

其实这些来墨瑜家的人,基本上都是大半年或有一年多没有见过墨瑜的,如今一见……

来客愣了好半响,这才对七娘说:“仇老师,这是你家的小神童?”

七娘仿佛也愣了一下,瞅瞅墨瑜,如陡然发现新大陆一样,恍然大悟,回神过来,不好意思说道:“是的,他大伯,这是我家二子!”

“啧啧,神童就是不一样呀,不仅能算加减乘除……这身体长得,啧啧,你喂肥猪菜了……”来客急忙拍拍胸口,去掩饰一下口误。

是的,喂肥猪菜只是口误,不算太贬义捣蛋的话。

因为这个时期,特别在农村,对于小孩子,说精瘦那真不是褒赞。这也是因为原来农村穷原因,大家吃不饱肚子,小孩子基本面黄肌瘦。

如果大家称赞孩子富态,但那是城里人说法。

在农村,见到人家小孩长得好,往往粗话一句“喂肥猪菜了吧”,这话里那是充满了羡慕味道!

毕竟此时一袋肥猪菜的价格高昂,但是想让家里猪长大快,不喂肥猪菜那是不可能的。

不知怎么的,羡慕人家孩子长得富态,“喂肥猪菜了吧”就成为了口头禅,或许现在的肥猪菜正在流行的缘故吧!

如果在后市,这妥妥的一句骂人的话。当然喂了肥猪菜的猪肉如同注水的猪肉一样,令人唾弃!

但是此时,七娘也只是表示了一下不悦。

其实来客也注意到了,他来墨瑜家是有求七娘办事的,见到七娘脸上不喜之色,方才想起墨丰一家不是普通农村人。

急忙补救道:“啧啧,要不是我喝过他的三朝酒,要不是他面目像你们家人,我都以为换了一个人呢?啧啧啧……”

墨瑜不认得来客是谁,而且来客说话对于他来说,不中听的地方也很多。按道理墨瑜是不会理睬这样人的。

但是墨瑜听到来客曾经来过他家,喝过他的三朝酒,估摸着这来客与家里走得比较近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