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亲戚们(1/2)

“818我家**或者不**的亲戚们……”

如果把宝镜的亲戚们聚在一起,一定会是个红帖。她毕竟有那么一群神人和**齐飞的亲朋好友啊!

NO、1:我那温柔的堂婶是有来历的

王月琼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。

她知道自己是王家收养的,但王家对她并不差,供不起她念太多书,等她长大了,将她嫁给了老实本分的徐海昌。

徐海昌父母早逝,家里穷的叮当响,可他身强力壮,并不嫌弃王家出不了嫁妆,也不嫌弃王月琼身体不好平时日干不了重活还要花钱吃药。

“有我一口吃的,肯定饿不死你!”

徐海昌人虽然老实本分,对王月琼是很心疼的。

王月琼与村里那些五大三粗满口荤段子的女人不一样,徐海昌形容不出来,就觉得他媳妇儿温温柔柔的,很需要他的保护。

但王月琼的身体也是真不好,一年倒有半年什么都干不了,生了女儿之后更差。徐海昌哪怕再能干,牵挂着老婆女儿不敢出远门,一个土地里刨食的农民,能赚多少钱?

日子到底是越过越差,虽然不至于饿肚子,再好的生活条件是不能指望了。

变化发生在女儿八岁那年。

丈夫的堂兄徐海东家,不知怎么有了发达的迹象。

徐海东看他家日子过不下去,就劝丈夫将一家人带进城谋生:“哪怕是烧锅炉扫大街,只要肯卖力气工作,总能养活一家人!弟妹的病要到大医院去看,小花也到了上学的年纪,哥说的话你好好考虑。”

小花就是王月琼和徐海昌的女儿。

堂兄的话到底打动了夫妻俩,徐海昌将村里的地租给别人,带着妻女包袱款款进了南县。

堂兄一家子热情接待,几乎是立刻就给丈夫找了工作:烧锅炉。

这是厂里最脏最累的活儿,本厂的工人都不愿做,徐海昌却很满意。锅炉旁边有工人住的小房子,连一家三口的住所都解决了。

一家人一起吃饭,堂兄家读书最厉害的女儿宝镜给小花取了个新名字:“就叫宝珍吧,如珍如宝,多好的兆头!”

王月琼将女儿揽在怀里,日子但凡好过一点,谁不愿意把女儿像珍宝一样捧在手心呢?

也就没多久,进城后一两年吧,王月琼家的日子还真的越过越好。

徐海昌领着一份工资,王月琼自己被堂嫂和侄女拉去帮忙,一家小吃店发展成好几家,侄女给她开得工资高的吓人,还要给她算什么分红。

夫妻俩拿着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,除了给徐宝珍念书,全部攒了起来。后来侄女宝镜就像被财神眷顾一般,做什么生意都赚的满盆满钵,短短几年,徐家真成了低调的豪富之家。

王月琼家跟着沾光,两口子舍得苦干,又从不弄虚作假,越是如此,堂兄家越是舍得带着他们一起赚钱。

直到有一天,王月琼在小吃店里眼前一黑,忽然晕倒。

这个蒸蒸日上的小家顿时塌了一大半。

宝镜医术不凡,却束手无策。

徐海昌带着王月琼辗转求医,日子一天天拖久了,花钱像个无底洞,幸而这男人有担当,愿意把辛苦攒下的钱都拿出来替她治病。

兜兜转转,病还是被侄女宝镜治好的。

王月琼听得宝镜说,她这是丢了魂。

宝镜又说她先天不足,原本早该香消玉损,却在幼年时吃了不少奇珍药材,那些药力几十年来,还护着她的命呢!

侄女的话,又让王月琼想起那模模糊糊的童年记忆。

她在很小的时候,好像住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房子里,有好几个女人什么都不用做,整天就关心她吃什么穿什么。后来家中大乱,有个怪人闯入她家……再后来,王月琼就记不清了。她不知怎么到了乡下,被王家收养。

王月琼并没有多提自己的身世。

年代久远,说出来也是劳师动众给人添麻烦。

侄女宝镜后来又用什么术法替她找过,王月琼有点希望,然而到底没个确切的说法,可能是有血缘的家人离的太远了……也有可能是直系亲属都去世了。

王月琼的身体渐渐好了,她自己跟着堂嫂做生意,丈夫则跟着堂兄搞什么房地产,徐海昌文化不高,也就当个工头。工头越当越大,手下的人发展成好几百号,他就成了什么经理——哪怕堂兄其实只是徐家的养子,也没和王月琼一家子生分。

王月琼家的日子与过去天壤之别。

就是女儿挺叫她头疼,徐宝珍不像堂姐那么聪明,能当全国高考状元,但也不是念书无能的差等生。有那么多职业等着徐宝珍挑,她什么都不想做,跑去当了空姐!

徐海昌还是老派思想,第一次对女儿发了火。

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,空姐们穿着职业套装,裹着丝袜踩着高跟鞋,很多人都认为职业不正派。

徐宝珍铁了心,怕被老子揍,干脆搬去了公司宿舍住。

两年不在家,徐海昌态度早软化了,王月琼也想女儿想得厉害。

有一天徐宝珍风风火火跑回家,一个年轻人跟在身后,徐海昌还以为来了未来女婿,纠结着不知道该板着脸还是热情接待,王月琼已经怔在原地。

徐海昌没有细看,她却瞧得仔细。

年轻人和宝珍长得挺像,他手上拿着一块怀表,递给王月琼。

怀表里镶嵌着一张老照片,一男一女两个孩童,头挨着头,颈靠着颈,十分亲密。

王月琼转身回屋,在箱底找到一块同样的怀表。

这是她被王家收养时,身上唯一的凭证。表壳后刻着“王月琼”三字,养父母当年就是因为她本姓王,觉得她和王家有缘,才收养了她——

两个一模一样的旧怀表。

两张一模一样的老照片。

王月琼抱着怀表大哭!

谁不愿意寻根探底,谁不愿意找到血亲,只是找不到啊……

年轻人叫王尧。

他说自己家世代经营药材,家境富裕,父亲王月珉有个孪生妹妹小时候被仇人抱走了,王家也被仇人逼得在国内待不下去,只能搬到南洋避风头。

王月珉同样身体不好,十二年前更是莫名昏迷,当了一年多的植物人。后来又莫名醒来,醒来即大哭,说自己看见了丢失的妹妹。

王家人只当王月珉发了癔症,他却不听劝,把家里的生意交给儿子,返回国内天南地北找妹妹。这些年,哪里听说了年龄符合王月琼的被拐人,再偏僻的乡下王月珉都要赶去看。

他找了许多年,实在没想到妹妹会被允许保留本名,依旧叫“王月琼”,否则一早就会有结果。

王尧这次是因为找到了早年被卖到当铺的怀表,王月珉坚持要儿子尽快将怀表送到,让他能拿着信物继续找妹妹。王尧乘坐飞机时,把怀表拿出来把玩,不小心掉到地上。

一个空姐将它捡起,眼神有点奇怪。

王尧没当一回事。

后来他中途去上厕所,听见那个空姐在和同伴聊天:

“你说奇怪不奇怪,刚才我帮一个乘客捡起一块金怀表,看起来真像我家里藏的那块……就是不知道乘客的怀表里有没有老照片。”

王尧心中一动。

如果是在南洋,王家寻亲的事许多人都有耳闻,王尧肯定会怀疑这是有人给他做套。可这是他临时定的航班,空姐也不是南洋人,华语说的字正腔圆。

下了飞机,王尧把那个叫徐宝珍的空姐叫住。

他将怀表递给对方,“小姐,麻烦您再看看,这块怀表,是否真见过一模一样的?”

当年王家龙凤胎出生,他爷爷大喜,让人重金打造了两块一模一样的怀表,老匠人做的东西,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,世间再不可能有第三块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