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曾等你,以爱之名(一)(1/2)

82_82046第一百八十一章我曾等你,以爱之名(一)

“首长……”

老张给许泰达服了速效救心丸,明明是见效极快的药丸,许泰达服下后好似没有效果。

他的心,依然揪得疼。

费力推开警卫员老张的手,许泰达气喘吁吁:

“我没有发病。”

这不是身体的病症,是心病,心病,哪有药可医?

老张硬邦邦安慰道,“孙小姐可能对您有误会。”

许泰达露出苦笑,如果孙女所言是真,那大概不是“误会”两个字能解释清楚。他对女儿许晴派人暗杀一事仍然抱有怀疑,人性本能,总会下意识为亲近之人辩解。

许泰达捂住胸口,慢慢站直身体。

“老张,陪我在村子里走走。”

他想看看,儿子海东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,顺便理一理自己的思路。

老张扶着他,两人缓步走入徐家村。此时已过了收获季节,新一轮的播种正在进行,越冬的蚕豆正需要此时播种,翻好的地里挖小小的浅坑,丢几粒蚕豆用土埋着,过半个月小苗就会破土而出。

许泰达喜欢吃蚕豆。

年轻时条件艰苦,在革命后方,能有一小盘蚕豆配酒,那真是赛神仙的日子。

敏之是不会做菜的,做佐酒的小食倒还不错,干蚕豆炒香了再放点辣椒和葱花加水焖煮,又有嚼劲儿,又有滋味。倒是陆枚,大概在陆家当丫鬟时特别训练过,喜欢给他煲各种汤,还做的一手好茶点,精致的好比羊城多年老字号出产。

可能叫许泰达怀念的,还是那简单的炒蚕豆。

许泰达穿着蓝色的列宁装,还有警卫员跟着,一看就是名老干部。

等他停下来问田间的老农民今年收成如何,徐家村不一时就知道村里来了大人物。大人物明显是“微服私访”,村支书思量半天,不敢做的太明显,只能扛着锄头在附近晃荡,生怕有村民打他的小报告。

许泰达哪里会关心村支书小人物,他问的都是实事。

关心收成,关心农民日子能不能过好。

“前两年难挨,今年大家听秦县长的,听说政策变了,就敢喂鸡鸭,喂猪,多点牲畜,卖了就多点收入。”

秦县长向他们保证,多喂点家禽不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,南县的农民们纷纷开动脑筋贴补家用。能光明正大上县城卖点家禽和蛋,家里买盐的闲钱还是能保证的。

“秦县长?”

许泰达回忆起南县的资料,似乎老秦的侄子,就是南县的书记,不过从前是县长,近来升了一阶,大概村民们消息闭塞,还不知道。

也怪不得,宝镜一家会查到自己身世,老秦的侄子来南县任职,秦家在此就有了耳目。

许泰达心中还有些埋怨,秦家要是早知道了海东的存在,老秦就该早早告诉他——想来又是老秦媳妇作祟,刘芳华向来看他不顺眼,还不知道向海东灌输了些什么错误印象。

“徐海东这个年轻人,你们了解不?”

村支书徐有福实在忍不住了,扛着锄头挤上前。

“您问海东兄弟?那可是咱徐家村的能人,书读的好,找了县城的婆娘,他生个女儿可不得了,天上的文曲星下凡,回回考试都是第一,县里的老师都说,她以后能考全国状元!”

从旁人嘴里听到自己的子孙争气,许泰达感觉很新鲜。

反正许晴从小表现的也就那样,不算笨,肯定也不是优秀到能让同僚下属当着他夸奖的存在。

许泰达从前没念过书,识字都是陆敏之教的。

人就是缺什么想什么,许泰达特别喜欢会念书的晚辈。小晴念书不行,可能是像了陆枚……海东和宝镜,自然是像敏之。

敏之给他留了如此出众的子孙,许泰达眼眶微湿。

“小同志怎么称呼?”

“徐有福……我是徐家村的村支书,您有什么事,问我就再清楚不过了。”

徐有福尽量装出淡然,在许泰达面前哪里藏得住心事?

许泰达也不介意,每种人都有用途,小村支书利用好了,他能得到更详实的信息。

“有福同志陪我走走吧。”

许泰达轻描淡写一句话,足以叫徐有福激动半天。

徐有福曾经接待过县长,不过他有种直觉,这是比县长还大的人物。可不管是秦县长,还是眼前的大人物,他们都是为了徐海东而来……海东兄弟可真是出息了,是徐家村万万不可得罪的对象啊。

徐有福在心里奠定了基调,一路上虽是在介绍徐家村,话题却总会绕到徐海东身上:

“您看那株歪脖子槐树,海东兄弟爱吃槐花饭,小时候总爱摘槐花,*岁的时还从树上摔下,下巴刮了老长个口子,把老根叔吓得够呛,背起他就往卫生站跑,缝了好几针

徐有福讲的活灵活现,许泰达眼前甚至出现了想象的画面。

*岁的小孩子,手脚灵活往槐树上爬,揪住槐花一条条撸下,带着露水的新鲜槐花可以直接往嘴巴里塞,味道甜滋滋的,能让人停不下嘴。

许泰达眼中闪动着水光:他就爱吃槐花饭,新鲜槐花小时候也没少吃。

这是父子天性?不仅仅是如此吧。

那时候自己为啥爱吃槐花,因为家里条件差,半大小子的肚皮是松紧带,总是吃不饱,甜滋滋的槐花自然是无上美味。海东喜欢吃槐花,可见徐家也是穷的。

但是他养父,听起来对他还不错。

“徐海东的养父,是个怎么样的人?”

徐有福精神一震,竖起了大拇指:“老根叔可是个顶呱呱的好人,您说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海东兄弟是徐家养子,老根叔待他和亲生的也没啥两样,就是葛婶子,一直对海东兄弟不冷不淡的……后来身世说破,大家都恍然大悟,不是亲生的,葛婶子心偏着呢。”

公正的养父,偏心的养母。

许泰达顿时心疼了:尚在襁褓中就和敏之分开,养母对他也不好,可见是个没有母亲缘的。

徐有福又说了些乱七八糟的,有些是真事,有些简直是编造出来的。

挤挤水分,许泰达从徐有福的讲述中,能慢慢勾勒拼凑出徐海东从小的成长轨迹。

觉得徐有福嘴里没有更多有用信息,许泰达便道,“有福同志,我想见见徐海东的养父,你能不能安排下?”

养母就算了,反正对海东也不好。

徐老根身子骨挺结实,许泰达等在人迹罕至的小山坡上,徐有福没过多久就领着他来了。

许泰达冲着警卫员丢了个眼色,老张拖着徐支书走到了另一边。

徐老根放下锄头,打量着许泰达。

毕竟是同村同姓的,徐有福怕徐老根说错话,来的路上就提醒了老爷子一下。

徐海东长得和生母一模一样,可若较真了说,身体里流着许泰达一半的血,怎么可能没有相似处?不过是如今许泰达老了,五官松弛,脸上的肌肉下垂,才看起来不那么像。

徐老根是谁?

徐海东还在襁褓里,他就接过了抚养的重担,葛小翠不喜欢这孩子,徐老根亲自带着,看着他一点点牙牙学语,蹒跚学步。看着他五官褪去稚气,慢慢变得成熟英俊……徐老根见过养子幼小时的样子,能找到眼前之人的轮廓。

乡下的老农几乎带着肯定的语气道:

“你是陆小姐的丈夫。”

是陆小姐的丈夫,那就是海东的亲爹了。刘芳华找上门来时,徐老根就有了准备。他见过海东的生母,陆小姐是那样好看的一个人,却一直没有见过她的丈夫。

曾经有段时间,徐老根甚至怀疑过,陆小姐或许是有钱人家逃走的小妾之类,所以才没有丈夫跟着。

但凡有男人,谁会舍得让陆小姐那样娇滴滴的大家闺秀,一个人在战火连天的乱世行走?

原来,这就是陆小姐的丈夫。

许泰达也在打量眼前的老农。

皱巴巴的面皮,黝黑的皮肤,干瘦的身材,背有些佝偻,看上去特别普通,真不知敏之怎么会将儿子交给徐家两口子来养……可能当时真的找不到能寄养海东的人家,幸而敏之的眼光没有太差,徐家夫妻虽然日子过得不好,总算将海东平安养大成人。

单凭这一点,许泰达必须感激徐老根。

为此,许泰达暂时丢掉了首长的气派,态度十分和蔼。

“不错,我是敏之的丈夫……是海东的父亲,我要谢谢你,将海东养大,还养得这么出色!”

许泰达喜欢“陆小姐丈夫”的说法,刚才亲孙女质疑了他,海东的养父却认可了他的身份。

仅仅为这一句话,许泰达认为可以和徐老根握握手。

不知道有多少人,排着队都别想让许泰达主动握手,哪知他伸出手,徐老根却一下拍掉了他的手掌,带着些怒气质问道:

“三十多年了,你是陆小姐的丈夫,海东的父亲,咋都不看见你出现?你知不知道,在济南时,陆小姐挺着个大肚子,一直在码头附近打转,她是不是在等你?没有等到你,陆小姐差点投了水,要不是被我救回去,她就带着肚子里的海东投水死了!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