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相亲失败,宝镜炫技(1/2)

同时修复90余件碎瓷,不仅是对体力的透支,也是对精神力的考验。

特别疲惫,疲惫到脑子里什么都不愿意想。

就算秦云峥此时再给她来个惊喜,宝镜也燃不起感动,她只想睡觉。回到酒店拉起窗帘,结结实实睡醒了,已是第二日清晨。腹中,饥声如鸣,她连吃了两碗海鲜面方再次活了过来。

“师傅,毕女士说要在哪里展出?”

83年,羊城能否找到合适的公众展馆,宝镜抱着怀疑的态度。

祁震山起码有八分把握第二场比试结果肯定是自家徒弟赢,不管在哪里公众展出,他觉得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。

“你今晨还没起床时,毕女士打过电话来,她联系了港城那边的展馆。”

毕女士自然不仅为了宝镜二人的比试兴师动众,她早就想在港城举办一场私人藏品展出。97年以前,内地居民要去港城还挺麻烦,好在毕女士拥有英国国籍,又以公司的名义向宝镜师徒二人发出邀请,国内对回归投资的华侨十分优待,宝镜师徒的赴港证件也算特事特办,批下来很快。

这次,就连外公都不同意再去港城。

宝镜没有勉强,“以后出入港城方便了,我们一家人再去旅游。”

去年中英才首次就港城问题进行谈判,除了宝镜,谁都无法乐观坚信到97年时港城会重新回归祖国版图。

徐海昌憨厚一笑,“那感情好,等港城回归了,咱们宝珠也长大了,我和她妈还等着宝珠带我们去港城。”

徐宝珠在心里莫算了一下,答应的很痛快。宝镜堂姐才15岁,就能领着一大家人来羊城旅游了,等到了1997年,宝珠认为25岁的自己,肯定也有本事带爸爸妈妈去港城。

“嗯,我会把大家都带去港城旅游,也是坐飞机!”

小姑娘的志气总不能打击,众人都鼓励她,大言不惭的宝珠反而羞涩起来。

这几天在羊城到处玩儿,徐朗兴奋极了,李淑琴都不太能抱稳活泼好动的小儿子,“你爸和你海昌叔的假期差不多完了,我们又不跟你去港城,羊城也逛得差不多了,我们就先坐车回南县,小镜儿就麻烦祁教授了。”

众人都赞同此提议,宝镜自己也拿不准会在港城逗留多久,便先给亲人们定返程机票。

现在羊城到蜀中的航班少,可舍得坐飞机的人也不多,只要不吝惜机票钱,票还是很好定的。隔天,带着大包小包旅游纪念品的李徐两姓亲人被宝镜送上了飞机。

白天鹅宾馆的房宝镜也退了,3月1日,她与师傅祁震山也要赶赴港城。

宝镜退房后不久,白天鹅宾馆大厅来了一个时髦靓丽的年轻女郎。

大大的墨镜遮掉了女郎大半边脸,只能瞧见她挺翘的鼻尖,红唇微动,女郎一边办理着入住,一边向前台打听客人的情况:

“就是有人送了一屋子玫瑰那位,你们应该有她che的资料吧?”

女郎从坤包中递出一叠纸币,花花绿绿的,不是内地常见的大团结,而是美元。

几百美元,在83年的国内对寻常人来说真不是一笔小钱,宾馆前台做了许多心理建设才拒绝了女郎:

“十分抱歉,客人的*宾馆规定了不能泄露。”

查谁不好,偏偏还查对象给送玫瑰花那位年轻女客人,前台有些八卦,认为面前的女郎或许是嫉妒的情敌。几百美元不少,前台更珍惜白天鹅宾馆的工作。

走出宾馆大门,摘下脸上的墨镜,许晴脸色不好。

羊城于她或者许家而言都是很陌生的,没有母亲和舅舅的支持,许晴的手段不足以让她在任何地方都畅通无阻。

白天鹅宾馆能在83年时开业,背后自然也有人。

许晴没能贿赂前台,她也不能在羊城使用强硬的手段。不过转念一想,许晴心情又有些雀跃。

许家在羊城没有根基,可她的相亲对象却有呀。羊城简直算是穆家的大本营,许晴觉得,自己应该去拜访下穆家了。

她给穆清远的父亲打了电话,穆父语气愉悦热情,邀请许晴中午时分到穆家大宅做客。

做客,当然不能空手。

许晴又不缺钱,只要有钱,她能叫宾馆的服务生帮她挑选一大堆礼物。

中午11点,许晴出现在了穆家大宅。

穆清远在处理赴港事宜不在家里,常年不露面的穆母在客厅里等许晴。穆艳和穆母呆在一起总是很别扭,可父亲说了,今天要接待的是未来大嫂,穆艳必须出现。

“大妈,您说未来嫂子是个怎么样的人?”

穆母讨厌丈夫的外室们吗?不管爱不爱丈夫,她肯定是讨厌的,毕竟那些狐狸精的存在让她在外面社交时也面上无光。但穆母并不讨厌穆艳的生母,甚至有点可怜她,连带着,她也不太讨厌穆艳。

自然,喜欢是绝对称不上的。

“她很快就来了,你一会儿就能看见。对待为了未来嫂嫂,你热情大方点。”

穆母表情有些严肃,她当然能明白娶了许晴对儿子穆清远的助力,所以才额外嘱咐穆艳。穆艳只能乖乖点头,父亲和大哥会纵容她,大妈对她向来没个笑脸,穆艳心里对穆母还挺怕。

“伯母,您好。”

许晴将礼物递到了佣人手中,落落大方打着招呼。

“这位是穆小姐吧?长得可真漂亮。”

许晴没有胡乱恭维,穆艳的漂亮很有倾略性,明艳的五官使她比同龄人成熟,单论姿色,穆艳若能打九分,许晴可能就七分。

可许晴不嫉妒,她为啥要嫉妒?别说许家和穆家孰强孰弱,她是许家正牌大小姐,是许泰达的独女……穆艳呢,却是穆家的私生女,在挑剔家世的人家眼中,永远上不了台面。

“小晴,你不仅越来越漂亮了,听说还出国念了建筑,是不是很辛苦?”

穆母脸上挂着关切的笑容,和许晴拉着家常。

许晴其实也看不上穆母,许秦两家的长辈是她从小到大惯常接触的,母亲陆枚的手段且不用说,就是单纯的谢子君都能牢牢笼络住丈夫。穆清远的父亲养外室,养到整个圈子里都很出名,许晴自然觉得穆母没有本事。

她对穆家,只是想利用一下,又不会真心想嫁给穆清远。

对待穆清远的母亲,别说像谢子君一样殷勤讨好,态度有掩饰不全的敷衍。

穆母也是混在上流交际圈的当家主母,穆清远父亲花心养外室,不是她没有笼络男人的本事,而是她根本就那心思!许晴在这样的人物面前,掩饰情绪的本事并不完美,瞧出了许晴的敷衍,穆母的态度也有些冷淡,自然,她却不会叫许晴看出异常。

“清远快回来了,你们年轻人的事,年轻人好好聊聊。”

正说着儿子,穆清远就回家了。

他是回家收拾行李的,不知道要在港城呆多久,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是自家的东西用着顺手。

一踏进客厅,穆母就热情招呼住了他,“快来看看,是谁来了,你们早几年还见过面,不要太生疏,你带小晴去花园转转,等你父亲回来,我们就开饭。”

穆清远一顿,“许晴?”

许晴勉强自己冲对方一笑,她还要利用穆清远呢,自然不能黑着脸。

穆清远高兴吗?不,他看得出许晴的勉强。

既然心里不愿意,为何还要主动上穆家的门!穆清远也是有脾气的,娶许晴,他本来就没下定决心。事情才刚提供两天,许晴就追到羊城穆家来。

这种事,哪有女方主动的?

穆清远一点都不觉得许晴的主动是对自己的“垂青爱慕”,他认为,许家有清仓大甩卖的嫌疑,想把那顶人所皆知的“绿帽子”,硬塞给他穆清远。

“走吧,我们去逛逛花园。”

不愿意,也不能当众说穿,穆清远脸上甚至有笑意,丝毫看不出勉强之色。

许晴跟着穆清远离开口,穆艳撇撇嘴,

“大妈,这个未来嫂子的眼睛就像长在头顶上一样,还挺傲。”

呸,有什么了不起,长得还没有徐宝镜那个臭丫头漂亮,仗着家世好,敢瞧不起她大哥!至于穆艳自己,已经习惯了类似许晴的眼神,她本来就是私生女嘛。

穆母脸色不渝,瞧不起穆艳还算事出有因。

瞧不起自己这个穆家主母,为了儿子的前程她也能忍。婚后的日子还长呢,当婆婆的,有无数手段能叫许晴这样的人有苦难言。

可要是对方瞧不起儿子穆清远,那就踩中了穆母的逆鳞。

没有许家,未尝就没有其他合适的对象,穆母绝对不能接受一个瞧不起自家儿子的儿媳妇。

花园里,许晴的话很直接。

“穆清远,你应该知道,我另有所爱的。”

穆清远眼睛微眯,那你此行就是来拒亲的?如此,他还会高看这个女人两分,毕竟不是谁家二代都有魄力反抗长辈安排。

哪知许晴接下来的话,却叫穆清远暗暗吐血。

“可是我爸爸和穆叔叔商量好了,长辈们的好意总不好拒绝,我们能不能先对外宣称正在处对象,过一段时间就说不合适,自然就散了呗。”

许晴说得理所当然,就是“假恋爱”的时间,最好也不要太长。

要是传到谢阿姨耳中,或者传到云峥哥耳中,那她就是得不偿失了。

怎么样?

当然是不怎么样。

穆清远唇边掠过讥屑,长得还行,脑子却不怎么好。就算要借助岳家的力量,穆清远也希望自己的后代有这么一个妈,毕竟,孩子的智商也有很大几率遗传自母亲。

许晴么,太蠢了。

穆清远没说行不行,他抬手看了看表。

“抱歉,我下午就要飞港城,匆忙之间,这种事我总得考虑下吧?等我返回羊城在给你答复行吗,这几天你可以在穆家做客,我母亲和妹妹都很欢迎你。”

许晴气了个仰倒。

考虑?穆清远,竟然敢如此羞辱她!

云峥哥可以一时被那些狐媚子迷惑住,许晴坚信他早晚会看见自己的好。可穆清远这个不务正业的废物,也敢拒绝自己,羞怒染红了许晴的眼眶,她将陆枚平时的告诫全抛到一边,什么对待男人就要欲擒故纵,许晴现在就想给穆清远添赌。

“港城?真巧,我也要去港城。看来我们可以在飞机上详谈此事了。”

这是几辈子没见过男人了?像个牛皮糖一样黏住就甩不掉,穆清远本想立刻拒绝,那边穆母叫人来通知两人吃饭。穆清远转念一想,真和许晴撕破脸皮,父亲那里不好交待。

“好吧,我们一同去港城。”

许晴得意洋洋,穆清远暗想,去了港城他就将许晴丢到一边……这种蠢货,他真是多看一秒都眼睛疼。

……

港城,中环酒店。

推开窗户,从高空俯瞰这座香江明珠,既让宝镜陌生,又带着几分熟悉。

83年的港城,宝镜虽是第一次来,可上辈子在无数影视作品中,她已经接触过80年代的港城。繁荣和混乱并存,每天有破产跳楼的,也有一夜暴富的,东亚的繁华之都,充满着叫人着迷的复杂气息!

“寸金存土的,就来挤这么一个小岛城市,现在的人啊。”

知道港城的房产是以“尺”来计量的,祁震山很难接受。祁震山从前没感受过缺钱,来了港城,他就感觉缺钱了。消费和羊城比起来高的吓人,那已经降了差不多一半的房价,也叫祁震山看不明白。

花几万港币,只能买个火柴盒大小的公寓,祁震山简直不能忍。

听了师傅的抱怨,宝镜忍住笑意,“那是,再过一二十年,我们内地的繁华肯定也不输港城,真不比来这里挤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