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同行的路(重写)(1/2)

羌浅这才想起自己只顾驾车奔行,却没注意行进的方向,赶忙推起车窗向外望了望。只见大道之上行人繁杂,远处城关巍峨屹立。一日一夜后,她竟与戚烨行至了东北方向的洛阳。

眼看太阳将落山,羌浅空虚的胃腹又叫了起来。路旁食肆阵阵飘香,只教她腹中咕鸣更甚。转过脸看看戚烨,她尝试着以笑容掩饰尴尬:“走了这么久,你也一定饿了吧,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好不好?”

斜阳的光华打在戚烨脸上,使他的脸色看来稍好了些,也似是驱散了那股一直笼在他眉宇间的寒意。

“我不饿,你去吃吧。”他淡淡道。

“这怎么行!你等我,我很快回来!”羌浅不待戚烨回应,已撩开帘幕跳下车去。

食肆前即是大灶,灶上的蒸屉中,包子腾着滚滚热气。老板赶着做年前的最后一桩生意,将屉上所剩不多的包子尽数让给了羌浅。羌浅喜笑颜开,怀抱着包子回到车内。

“给,趁热!”她把两只热乎乎的包子塞到戚烨手中,自己已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。

戚烨与她相对而坐,却只将包子拿在手中,双眸望着窗外夕阳。羌浅打起饱嗝时,他才侧眸看向她。

看到包子就要凉透,而戚烨一口未动,羌浅不禁皱起了眉:“你怎么不吃?”

“我说了,我不饿,留给你吧。”戚烨的目色幽远如秋水。

“不行,一日一夜了,怎么说都要吃一点。你本来就病着,要是再不吃东西,身体怎么撑得住!”羌浅的眼神很认真。

“好吧,就一点。”戚烨将包子咬下。

见戚烨吃下食物,羌浅终是忧心减半,这才有心思去想昨日种种,自语道:“不知雷大哥与唐小姐现在怎样了,唐门与霹雳堂相距千里,而他们竟然会是表亲……”

“武林世家之所以能屹立百年而不倒,大多过往甚密互相扶持,有联姻关系是很平常的事。”戚烨道。

“我只是没想到,雷大哥与唐小姐的性情会相差这么多。”羌浅摇摇头,又追问道,“东厂不是在与唐门为难么,那曹大人为什么又会突然出现,还要迫你随他去东厂?”

戚烨抬眸,目光似穿透了羌浅的眼睛,直看向她的内心:“左愈明被我引入‘海市蜃楼’一事,曹千流已得知。在‘海市蜃楼’中发生的事,应只有你我二人知晓。”

前一刻,他的神色已不再幽冷,这一刻,却又变得意味难明。被戚烨这样看着,羌浅突地感觉有些不安宁。

半晌后,她才像是想明白了戚烨言下之意,立现错愕神情,焦急道:“你以为是我说出去的?!不是我!‘海市蜃楼’之事,我答应过你不会向任何人提起,你相信我!”

听了羌浅的话,戚烨却不发一言,仍只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,眸光深不可测。

羌浅立时慌乱起来,脑子里已化作一片混沌,根本不知应怎样解释这误会。

正在她茫然无措时,却见戚烨从她脸上移开了视线。

“我知道不是你。”他忽而垂首,似是笑了笑。

“你——”羌浅一时语塞,脸上青一阵红一阵。

“我只是越发觉得,你与我的那位故人相似。若非她已渺无生望,我就要将你当做是她。”戚烨再抬首时,眸光已复回宁寂深远。

羌浅已被戚烨彻底弄糊涂了,刚刚他的眼神还有着震慑人心的力量,而这时他的样子又不似先前。耷拉着嘴角瞧着他,她不自在地回了一句:“哪里相似了?”

戚烨从身间取出短笛,笛穗上的夜光石隐隐生光。这时夜幕已临,夜光石将车内燃亮,使得戚烨与羌浅身上都莹上点点光芒。

凝着那微光,戚烨缓声道:“傻,但又很执着。就好比曾经一同走过的那程路,她总是缠着我,要我吹曲子给她听。

幽静地看着羌浅,他又道:“你也一样,不过是为了一株七心莲,就从蜀中追到了大漠。在此地偶遇,便又拼了性命来相救。”

“师父原来也总说我傻……”听戚烨音色和缓并无冷意,羌浅好像又没那么不舒服了。

车内微光莹莹,她似也为之吸引:“是了,这笛子奇怪的很,不像是中原之物。还在清风寨中时,唐小姐见这笛子在我手中便义愤填膺……这笛子,是否对你很重要?”

“这笛子也叫羌管,是西北高原上游牧人的乐器。许多年前,母亲将它留给了我。”

“认识你也很久了,只知道你是清风寨的少主,却从没听你提起过你的父母。”

“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。”戚烨静静道。

“啊,对不起……”羌浅垂下头,“其实我和你差不多,我自幼被师父收养,根本不知自己的爹娘是谁,甚至连幼时的记忆都没有了。”

她本低头自语,却忽又抬眸望向戚烨,唇角扬笑,眼中也莹烁着微光:“我还没听过这笛音,能不能也吹首曲子给我听?”

“好。”戚烨将短笛置于唇边。

笛音空灵而悠远,不惊烟尘却又隐带苍凄,自少年的指尖溢出,回转于羌浅耳畔,又流向渺远苍穹。

听着这笛音,羌浅的心变得安宁,仿似整个人都浸润在笛音中。不知怎的,她有了一种感觉,宛若自己在很久以前也曾聆听过这声音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